智慧校园,互联网的最后一片丛林

发布时间:2019/9/18 15:46:32

  自互联网崛起以来,不到三十年间,几乎侵蚀了人际、社会和产业的各个方面。互联网的开放和便捷,不仅影响人的交互,更影响每个人的生活。虽然渗透无所不在,但是细究下来,如果说还有例外,大概就是大学校园了。而校园信息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,如何建设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
  高校是最早连入互联网的地方。二十多年前,在互联网还在襁褓中时,高校便是其中的脊梁。初时的互联网,也的确只是学术和研究的场地。那时的校园网,就是公认的初始的 “智慧校园”,也是高大上、高科技的代名词。

  然而仅仅十几年后,由于各地区各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致,以电子商务为关键应用场景的消费互联网迅速崛起,不仅夺走了流量,还夺走了网络技术的皇冠。于是,校园网较弱的支撑能力、缺乏与应用深入融合等问题,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信息化的发展。

  校园网发展缓慢的原因,不必赘述,因为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几乎所有的机构网络。为什么会这样?根本还是在应用场景。只有应用场景,才是驱动网络技术发展的最大动力。

  高校有其特殊性,素有象牙塔之称。相对市场而言,校园封闭。相对社会而言,校园单纯。相对机构而言,校园自由。相对自由而言,校园又不自由。正是如此,校园网的应用水准,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。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,却又离不开网络半步。

  高校的管理特性应该是这一切的首要原因。众所周知,高校的研究和教育特征,以及人员组成,导致高校的管理很特殊:与其说管理,不如说治理。成员的独立性较强,而集合效应则较弱。

  其次,是高校的应用特性,部门应用为主。高校有学生管理、科研管理、财务管理、人事管理、后勤管理、招生就业、教务管理等等,林林总总几十个应用场景,但相互之间却各自为政、关联不大。

  第三,是高校对互联网的认知和重视不足。虽然有慕课(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)等所谓场景,但是使用者寥寥。因为高校相对封闭,很多场景似乎必要性不大。可现实是,大学生一定是互联网的用户,却未必是校园网的用户。

  第四,大概是基于安全等原因吧,其实这是个伪命题。高校所谓的安全,比之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,大约差很多。况且,网络安全技术如今已经足够发达,不至于高知群体反而不如普通机构。

  最后,则是高校应用体系建设本身的问题。因为相互之间的关联不大,所以高校应用体系也各自为政,各管一摊、各玩各的。信息孤岛就不必说了,一旦有往来数据,基本上是在往来折腾人。

  上面五点,大概算是校园网和应用体系难做的原因。不过有一弊却兴一利:校园一旦关起门来,恰恰是一个独立的世界,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态。独立的世界,当然就有独立世界的法则。

  众所周知的进化论:在地球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,生物经由继承和变异,通过自然选择而演化,最终形成了如今的世界。直到如今,还有很多原始丛林,因为独特的生态,是生物学家的研究圣地。

  互联网的产生和崛起,从深层次分析,就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系统中,经由继承和变异,再由用户选择而来的完整生态。

  最初,并没有人设计互联网的宏伟目标,也没有人设计互联网的发展轨迹,而只有最基础的协议和解析服务器。然而就是这样的基础规则,约束出了一个生态,最后演化出来了互联网的轰轰烈烈。

  互联网兴起之后,攻城略地,似乎已经无所不在了。但是基于中国高校的特色,大学校园还是一块净地:和外界有交互,在内部自成生态体系。这也许是在互联网倾覆之下,最后的一片热带丛林。

  历史上的校园网建设,总有人试图规划出一个完整的应用体系,实现所有的应用互联、数据互通。结果总是差强人意,不但没有建成体系,甚至很多应用还在建设的时候,便已经注定终结的命运。这不是建设者没有努力,也不是缺少建设经费,而是走错了路。

  一个独立世界的独立生态,只要大到一定程度,所有规划设计的东西,终将事与愿违。这是系统的复杂性所致。倘若真想让系统生机勃勃,那就需要用生态的眼光去看,用生态的方法去建设。

  智慧不是天生的,只能后天演化而得。未来的智慧校园,只可能是经由少数规则和协议、经过诸多的尝试探索,由用户选择终而演化出的智慧。

  智慧校园,也许是互联网的最后一片丛林。

  本文来源于:公众号胡先生的胡言乱语

Copyright © 2019-智慧学校后勤展,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粤ICP备10022200号-10

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82号